新闻中心
爱游戏app下载前不久,六大行的存款挂牌利率正式下调,加上如今物价飞涨,不少人都在感叹,现在钱是越放越不值钱了;
别着急,今天深蓝君就带着2023理财产品排行榜来了,正苦恼利率下调的朋友,不妨可以参考下;
在给大家揭露2023理财产品排行榜之前,我们先来分析分析,目前都有哪些主流的理财方式,以及它们的风险、收益表现如何:
抛开风险较高的基金股票不谈,其实适合我们普通人的理财方式就只有银行定期存款、国债、理财保险、银行理财产品四种,下面我们就逐一来看看它们的优缺点是什么;
银行定期存款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,把钱存进银行,到了约定的期限就能连带着利息一起取出来;
即使没到期限,我们如果急需用钱的话,也可以到柜台办理提前取出,不过这时的利息就只能按活期的利率来计算了;
另外目前大多数银行都有存款保险,就算银行将来倒闭,拿不出钱还我们了,我们在银行50万以下的存款,也会有存款保险给我们进行兑付;
综合来看,银行定期存款安全性和灵活性都非常不错,但缺点就是,如今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实在是太低了,甚至还赶不上钱贬值的速度;
国债的利率通常会高于银行定存1-2个百分点,目前国债的利率大概在3%-4%之间,并且有着国家的公信力作为背书,国债的安全性更是不用多说;
流动性方面,国债也和银行定存差不多,提前取出的话则会根据存入的时长,采用分档计息的方式结算;
但国债的缺点就是,它是限量发行的,往往刚一发售,1秒就被抢空,很多人都是等了大半年,最后却没能抢到;
相信大家平常到银行除了存款外,可能还会接触到一些银行理财产品,如今在各大银行的APP里,我们也能很轻松的买到它们,它们的收益一般会在2-5%不等;
但是银行的理财产品与银行存款不同,它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的,不能保证我们投入的资金一定能拿回,有亏损的可能;
不过银行理财产品的优势就是灵活、收益高,封闭期一般较短,以招商银行的“周周宝”为例,投入过了一周之后,我们便可以自由赎回,其年化收益率大概在3%左右;
最后我们要讲到的理财保险则是当下最火热的理财产品之一,它凭借安全稳定、锁定终身利率的特点,在利率不断下行的当下大放异彩;
要知道,无论是银行存款、国债还是银行理财产品、基金的收益都会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动,而理财保险的收益在投保时就写入了合同,锁定终身;
无论未来利率低成什么样,我们当初投入的保费,都能以当时约定的收益率继续增长,不受任何影响;
以理财保险中的代表——增额终身寿险为例,它后期的IRR收益率能高达3.5%左右,并且要注意的是,这里还是复利,要比单利情况下的收益高的多;
20年时间,差不多就能在原来投入保费的基础上翻2倍,要是时间再拉长一些,60年后,收益更是能达到原来投入保费的7-8倍,长期来看收益非常可观;
但理财保险的缺点则是其灵活性较差,如果在现金价值还没超过已交保费之前,就想“取钱”的话,一般就只能退保/减保,来全部/部分退出当时的现金价值;
而当时的现金价值根据产品不同又需要5-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超过我们最初投入的保费,因此如果短期内想要动用到这笔钱,就不得不承担亏损;
另外如果现金价值才刚刚超过已交保费就退保取钱,此时的收益也是极低的,总的来说,一般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收益才能真正显现出来,理财周期偏长;
但在利率不断下行的当下,通过合理的规划,能够锁定终身利率的理财保险仍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,如果大家有一笔长期不会动用的闲钱,不妨就可以考虑下增额终身寿险;
不过保险公司众多,保险理财产品的收益也参差不齐,为了防止大家踩坑,深蓝君也是整理了一份2023保险理财产品的排行榜,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:
如果看重长期收益(20年以上):优先考虑和泰人寿的增多多3号(泰山版);
通过上面的表格,我们也可以看出这款产品在20年之后的收益表现都是高于榜单上其他几款产品的;
以30岁女性,5年交,每年5万,共计投入25万保费为例,如果期间不减保,到了90岁时退保便可一次性退出182.7万,是我们最初投入保费的7倍还多,IRR收益率达到了3.486%;
如果看重中短期收益(10年左右):优先考虑富德生命人寿的康乾3号·瑞祥人生;
这款产品前期的现金价值增速较快,仅需6年时间,现金价值就超过了已交保费;
同时在第10年时的现金价值和收益表现也是榜单上最高的一款产品,10年后的现金价值就达到了31.5万,IRR收益率为2.908%;
另外这款产品如果是男性趸交投保的线年后开始,IRR收益率就一直为3.499%,近乎是目前增额终身寿险的收益天花板;
它现金价值超过已交保费的时间同样仅为6年,并且它还额外支持了加保,只要产品没有停售,我们后续有多余的闲钱的话,还可以选择加入保单中让其一并增长;
同时其减保规则也异常宽松,想要拿出一部分保单的现金价值的话,只要减保后保单剩余的现金价值大于500元,便可直接在公众号上操作取出;
不过值得注意的是,该产品的减保规则没有写入合同中,后续会有变化的可能性;
如果你也对文中提到的保险理财感兴趣的话,欢迎咨询深蓝君,预约专业的规划师,给您一对一分析、推荐产品,帮您测算出您投保该产品的收益情况;
在这里,不仅可以还原你手中保险的真实面目,每日更会有最新、性价比最高产品介绍!
以下精华文章,尽是深蓝君总结多年的从业经验后创作而成;在买保险之前看一看,绝对可以帮你省下几万的冤枉钱!
一家人的保险怎么买?给家里人买保险,如何才能不踩坑?(内附小孩+老人+家庭经济支柱的方案配置)
20多岁的年轻人,第一份保险应该怎么买?内附保险挑选攻略+3套高性价比方案
46款少儿医疗险全面测评,2022年我推荐这几款儿童医疗保险!(好医保/医享无忧/暖宝保/小医仙2号)
2023超全小额医疗险攻略!每年只需几百元,住院不花一分钱(好医保门诊险、华泰学平险……)
没搞懂保险公司怎么理赔,劝你别乱买保险!(附145家保险公司电话+理赔全流程曝光)
尤其是一些投资者,只卖中低风险的各类投资品,在看到产品的风险级别都是低风险和中低风险,才出手购买。那么按道理不应该出现本金亏损的情况啊,最多也就是收益非常低或者没有,但是近期甚至都能看到亏损本金20%的情况,这又是怎么回事?
近期,正好是第三季度末的时候,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发布公告,多款理财产品提前终止。多只产品为何批量“清盘”?对于投资者的疑惑,银行理财公司在相关公告中给出的解释是“结合市场情况、投资安排和客户情况”作出的安排。真实原因如此吗?
越是在这种不透明的情况下,每一次理财产品的开放日,都变成了投资者纷纷出逃的赎回日。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,当理财产品规模逐渐减少,而且在开放日还要应对赎回的现金流压力,那些理财产品的管理人就更难操作了,最终亏损却是越来越多,越来越严重。所以我们看到有很多理财产品,在本金亏损近20%之后,规模大幅缩低,宣布提前清盘。
对于剩余的投资者来说,理财产品管理人宣布清盘,那也就意味着实际亏损真实出现了。仔细看一看,这些散户投资者变成了唯一的亏损者。理财产品销售机构已经拿到了销售费用,资金的托管银行也拿到了托管费,理财产品的管理人也按期提走了自己的管理费,所有的其他机构都赚钱了,就是投资者赔钱了。
有人说银行理财产品不透明,净值公布也不及时,而且赎回开放日太少,不如去买基金。确实在这一点上,基金比理财产品更加透明开放,而且随时可以加入和赎回。但是如果大家长期持有,会发现他们亏损的概率是一样的,亏损的水平也差不多。
因为这些基金管理人和理财产品管理人其实都是一类人。在目前的这个整个底层资产市场极不稳定的情况下,他们的能力表现最终都差不多,基本上亏损的可能性非常大,他们只能顺水行舟,逆水绝对会翻船。
其实理财产品提前终止,核心原因在于,管理人对于未来已经没有信心了!他们不知道如何去继续操作。担心持续运作,亏损会加重。他们也认为在亏损的状态下,也无法从投资者那边获取更多的收益。在这种情况下,为什么还要硬撑着维持运作呢?还不如停止等待,等待投资者忘却记忆,再接着发新的产品,做新的营销呢!
国内目前安全保本的金融产品只有国债、银行存款(50万以内)、储蓄类保险。
可以考虑多元化资产配置,一部分近五年,十年不用的钱放到保本的理财产品中,选择相对收益更好的储蓄类保险。
扫一扫关注我们